新闻动态

深圳市秋葵视频app下载安装软件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三年规划

1464秋葵视频app下载安装软件2020-11-30

为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,强化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,根据《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(试行)》(发改社会〔2019〕590号)和《广东省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》(粤发改社函〔2019〕3514号)的要求,结合校企合作实际,科学合理规划、健全规范管理制度,扎实有序的推进产教融合项目,在校企合作工作中勇于创新,积极探索,致力做好带头引领作用,以谋求企业、学校、学生三方共赢,为社会创造更大贡献。

2020年,我公司凭借多年来在校企合作工作中的丰富经验、工作成效和业绩,经地方推荐、专家严格评审及政府公示,入选广东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入库名单,为进一步将产教融合工作做实做细,现结合我公司实际,对未来三年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工作规划如下。

一、发展思路

未来三年,我公司将进一步巩固以往校企合作所取得的成果,充分利用各种资源,着力解决制约校企合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,积极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,坚持校企合作方针,创新“合作办学、合作育人、合作就业、合作发展”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与体制,努力实现校企人才共享、设备共享、技术共享、校企文化互补、校企管理互通的深度校企合作关系,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。

二、合作院校选择

广东省及周边省市,以工科为主要优势学科的大学及职业技能院校,为我公司校企合作优先选择对象。本次产教融合企业联合申报学校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展开合作。

三、预期目标

(一)通过校企合作,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,促进校企双方的合作办学,拓宽企业各类人才的视野,提升企业自我研发能力,从而全面提升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。

(二)通过校企合作中的“智能制造产业方向校外实践基地”“人才培训基地”等模式,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理论知识、专业素养和学历水平,计划每年通过学校培训3~5名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。

(三)通过校企合作,引进更多专业对口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、实训,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工作内容、熟悉生产设备,掌握基本职业技能,增进企业认同感,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。同时缩短企业新员工培训周期及培训成本,亦可缓解企业阶段性生产人员紧缺问题。

(四)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优先为秋葵视频app下载安装软件培养一批品德高尚、技能精湛、企业急需的农业专业技能型人才,并引导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,爱岗敬业忠诚于企业。

四、合作内容及方式

(一)科研合作

借助高校的科研师资力量,充分利用双方现有实验室、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,在科技前沿、技术示范应用方面开展合作,如:国家、省部级、地方等课题项目的联合申报,新产品、新技术的共同开发及在制产品难题的攻克等。

(二)学术交流

借用合作高校的国内外影响力,有选择的参与合作高校组织及举办的专家培训、进修学习及技术研讨活动等,以推广我公司产品、寻求新的客户或新的发展机会、拓展技术开发思路。如:学术讨论会、学术座谈会、学术报告会,以及学术性互访、讲学、参观、考察等。

(三)创业就业双辅导

依托高校的创新能力、创意能力、知识资源密集等特点,根据国家政策导向,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,企业参与,多方联动方式向大学生创业实体提供支持。通过校企合作,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支撑平台,解决大学创业场地、融资等问题。对各方面优惠政策进行归集梳理,解读并提供咨询,帮助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获得相应的政策扶持。此外,利用高校高端人才输出、智力输出,有效缓解公司招聘难、用工难问题,为毕业群体提供实习岗位及就业岗位。

(四)校企深度融合

实施校企深度融合,即:课程标准与企业标准融合,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融合,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融合,学生与企业员工融合,学校评价标准与企业评价标准融合,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,大力推进合作办学、合作育人、合作就业、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。

校企共同协商确定宣传形式、范围及内容,宣传内容客观、真实,以求双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。

(五)订单培养、合作办学

遵循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的基本规律,充分发挥公司的龙头企业作用,增进新时期产教两界的“相识相知”,夯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;建立“工学交替”、”订单式“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,形成多层次、多形式的”订单式“人才培养模式;校企双方根据订单班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,共同制定完成学生实习实训计划实施和安排;企方依教学要求接受订单班学生观摩、操作、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,并配合教学计划为订单班学生提供设备、场地、人员等方面的支持;关注参与订单培养学生的外部论证,实现培养内容的社会适应性和合作岗位针对性的充分兼顾与融合,在满足本企业合作岗位要求外,避免学生形成培养内容的针对性太强而知能面过窄,从而导致学生进岗后的转岗困难。

(六)新型学徒制培养

学校参与企业人才的培养、开办职工学校,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,为企业长期培养从事机械操作的合格岗位工人,并按培训结果发放相应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。

在企业推行以“招工即招生,入企即入校,企校双师联合培养”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与相应企业合作,采用企校双制、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,以企业为培训责任主体,以专业知识、操作技能、安全生产规范及职业素养为主要培养内容,通过企校双师、弹性学制等制度保障,培养一批品德高尚、技能精湛,身心健康的、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。

五、保障措施

(一)争取政策支持

在现有一系列政策基础上,积极争取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支持,建立企业与学院共赢长效机制,合力构建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平台。

(二)健全组织机构

校企双方共同成立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领导小组。由主要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正、副组长,各对应部门负责人为工作组成员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、立项、实施和协调管理等工作,确保规划目标和责任的顺利落实。

(三)完善制度保障

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下,研究制定相关的规章和制度,将产教融合与校企业合作相关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。对工作的程序、内容、进度安排、资金使用等进行明确规定,按照工作规划要求,具体落实任务和责任人,严格按照各阶段进展情况。使工作有制度、有计划、有步骤、有检查、有记录、有奖惩。

(四)加强执行力度

企业不断改善学员的薪酬福利待遇,为学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,加强与学校、学生的交流,宣传“新型学徒制”、“现代学徒制”、“订单班”的优势,提升学员参与的积极性。

切实做好带徒师傅后备培养工程,同时加强校企合作,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,着力提高培训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,不断改进教育理念和方法,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。

(五)成果宣传

广泛宣传校企合作成果,提高产教融合影响力,企业通过自媒体,介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经验、做法、成果提高产教融合影响力,介绍各项平台建设的推进情况,扩大产教融合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,对学校的教学、招生就业、教学设施等进行宣传,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提供帮助;学校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,在各种媒体上,为企业进行多方位的信息宣传,和企业合作开展各种项目的实施,共同培养“理实一体”实用新型人才,为社会提供服务。


附件5:广东省第一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联络员名单回执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2020年11月30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深圳市秋葵视频app下载安装软件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

返回顶部